心灵咖啡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加入
查看: 1156|回复: 1
收起左侧

[其他] 放眼人世间的真与假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5-7-27 22:37:2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放眼人世间的真与假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——序张立训《夕烟里放歌》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黄长江


  以著作多寡、出版数量而论,应当说本书的作者张立训先生谈不上是诗人和作家,但他绝对称得上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改革家——仅以书末附录的两篇报道为证足也。但倘以作品的思想深度、含金量和艺术效果而谈,张立训先生又可算是一位实实在在的诗人和百分之百的作家——仅以本书中的几十首诗和几篇短文为证足也。
  通读这本诗文集《夕烟里放歌》,我们不难发现:作者张立训先生是一位为扬善击恶、颂美抑丑而放眼人世间真与假的诗人和作家、文学艺术家。他的诗文既注重艺术性和文化内涵,又泛对思、哲、理、辩的一些深层思考和感悟,尤其对人世间的真与假更是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放眼观察、广角摄取、精心审视,然后将其融情融景融理地溢然纸上,写出了一首首、一篇篇力透纸背的精美佳作。
  《雨》:“他跑来和我同撑一把伞”是真,“想快到家却故意走慢”,这“故意”一词突出了“慢”的假,以此假来突显真,使得那真更加地纯。“他拥我在怀中轻吻/胸中早已暖流阵阵”这是真,爱的浓烈。一个“假说”却又露示出了“我好冷”的假。这其中,既有心中对突来的爱的唐突和矛盾,又是对爱的妥协,还示出了对爱的“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” 般的渴求,希望自己获得的爱是浓烈、牢固而真实的,充满真情和信任的。
  《想》更是一首可与刘半农代表作《教我如何不想她》比美的佳作。全诗不着一个“爱”字,仅用了几个“想”字,却从不同侧面写出了爱的深沉、真心。诗中的“她”有可能是诗中“我”的心上人,也有可能是某一物像。作者通过一个男子的口吻,以真实感受突显情深,柔肠百结地向“她”倾诉内心的衷曲。在构思技巧上运用了传统歌谣的重叠手法,且深挚优美、节奏和谐,内容浅显易懂,没有深文奥义,谱上曲子就是一首优美的流行歌曲。
  诗人以时间的推移相暗示:第1节写离开时,平淡的语言表白暗示着别时的不经意;第2节写一年后反思,暗示着自己的惋惜和当时(别时)的懵懂;第3节写离开后,暗示自己的孤独,痛苦和无奈;第4节写离开好长一段时间后,“想着远方的她”暗示着想的真和爱的深。“手机突然响起/莫非是她的电话?”也许是梦一般的幻景,也可能是“她”真的就要到来,暗示着“我”爱至深已达亦真亦幻的境界。
  全诗4节,每节以“雨哗哗下”作为载体,勾起片片的回忆和追想:离去的她、去年的她、孤独的我(惟有一根枯枝垂挂/默默忍受雨打)、远方的她。想着离去的她,便在心里默默为她祝愿:“但愿她是窗外银杏/至今未曾开花”;想着去年的她,心中泛起的是那种热恋中的浪漫和甜美:“她向我敞开情怀/我却羞羞答答”,这“羞羞答答”看似拒绝,但是虚假的,真实的是隐藏在心里深处的爱;想着孤独的我,内心的痛苦、感受,自己简直就是那惟有的一根枯枝,垂挂着“默默忍受雨打”;想着远方的她,正逢“手机突然响起”,一种期待至久至深的幻觉油然而生,“莫非是她的电话?”结尾是真与假的含混模糊,打来电话的究竟是不是她?给读者留下了极大的思想空间。这样巧妙的结尾和留白使全诗得到了境界和艺术的升华。
  《离别》从句式和结构来看,有古体词的感觉,诗意中的缠绵情感也有李清照词类的某些风格元素。然而那排列行式和内容,却又是一首地地道道的现代诗。真可谓融古今之精髓于一“炉”(诗)。类似融古今之精髓于一诗的还有《甲申子夜有感》《等待》《油菜花香》等。尤其是《等待》,有如《诗经》中的《伐檀》《硕鼠》等篇章的某些特点。几段段首的“风柔柔地吹”反复出现,使那“灿灿的云”“撩人的情”“娇羞的吟”“梦中的境”在心中一翻一覆地“泛起”、“闪出”、“吐出”、“方知是”和“飞出”。《等待》与《想》一样,在构思技巧上运用重叠手法,每一节均是一节优美动态的短片,且语义优美,节奏和谐,不仅是一首好诗,还是一首很好的歌词作品。在本书中,类似写法的还有《凝视》《失恋之后》《聊天》等。
  在本书的诗作中,要说清晰地透视出真与假的诗作,可数《望窗外》和《真实的故事(归“正”)》。《望窗外》:去年,王主任指给“我”看的“那里//是独资企业区  那里/是合资企业区  那里/是民营企业区  那里/是娱乐休闲区  那里/是仿宋步行街  那里/是桃花别墅群……”是假,“我”看见的“七头水牛在田埂上吃草”是真。今夏再看到的就更不用说了,连“王主任”的去向也必定是真。写出了个别地方官员敷衍塞责、弄虚作假的行为和“丑小鸭”形象。当时间老人把那种“丑恶行为”揭露后,这类官员去了哪里呢?“王主任”一样去“接待上访的农民代表去了”的话外意是足够读者思量的。那就是弄虚者应遭的下场!
  读《真实的故事(归“正”)》,首先便会联想到生活中、地方上某些一群群地落马的“官员”的前身事由源起及经过,令人深思这真与假的一路较量。诗中的“我”当是社会生活中、工作中若干个个体的“我”的代称。“我”因说真话而面临着重重危险,因说假话而因“工作需要”官复原职,既而被“评”为“优秀公务员”!这里不仅是一种滑稽的幽默和一种辛辣的讽刺。“我”被“评”为“优秀公务员”了,按常理应该心满意足、高兴了。然而诗人在“评”字和“优秀公务员”上分别加上了引号,表达了“我”对这种自己心知肚明的(那些人)“评”出的“荣誉”,感到的不是光荣和荣誉,而是耻辱和恶心!诗至此为止,给读者的留白自然是:还是应该说真话,勇敢地说真话。
  如果说张立训先生的诗有底蕴,耐品读的话,他的小说和散文就更是可视着精读作品的匠心手笔了。小小说《接风》《扫墓归来》《妙计》《第一次约会》都是重在揭露和批判假的。一篇篇读来,可以说没有哪一篇不能与某些自诩为著名小小说作家的“作家”自选的代表作相颉颃。《接风》中的假义,《扫墓归来》中的假孝,《妙计》和《第一次约会》中的虚情假意,在张立训先生的娓娓运思下跃然纸上。那种风趣,那种幽默,那种对现实中真与假的审视和思辨,揭露无不让人读罢顿感爽哉快哉,掩卷深思。
  文论《独照之匠  窥意象而运斤——谈构思》和《时代、地域和主观色彩——谈写景》两篇文论更是不仅可作为初学文学创作者的指导资料,文学创作者和研究者们也可从中发现很多自己平生难以获得的信息,文中的独特观点和见解更是值得自己学习、研究或者参考的。
        《独照之匠    窥意象而运斤——谈构思》以小小说《三封电报》和公航的《老人与少女》为载体,乍一看,张立训先生仅仅是在围绕构思中的巧与妙谈创作过程中的构思。其实不然,他这是注视到了写作技巧中的真与假,构思中的虚与实。并让其随着他思辨言语的展开如获得抹布拂灰般清晰地呈现出来。虚实易辨,真假鲜明。《时代、地域和主观色彩——谈写景》也不啻谈写景而谈写景。文章以管桦的散文《春》为载体谈出了作家创作时的真与假,虚与实。于是乎,读者从假写的“寒冬”“冰封”中读到了“邪恶猖獗一时”的真与实;从假写的“精光”的“大地”“落叶”和“荒野”中读到了“当时横遭鬼魅蹂躏”的神州大地的凄凉景况这一真实之景。读到了作家的真正创作意图。使文章在解读和审美中极大地升值,读者获得了更大的意义和更为清新爽口的乐趣。
  在新中国60华诞之际,张立训先生的《夕烟里放歌》付梓了,尽管纸页不多,内容却厚重,相信它不仅是张立训先生献给祖国的一本个人著作,更是一架透视镜,有它,便能像张立训先生一样透视出整个社会、人世间的真与假来。
  张立训先生做过几十年的教育工作,文笔功底深厚、构思精巧、新奇、独具匠心,有过教学改革的成功等丰富经验,尽管已年近古稀,精神却还饱满,相信他出版的这部《夕烟里放歌》决不是他人生中惟一的一本著作。 他是余热诗人、余热作家。相信他还能发出更多更亮更热的余热——创作出更多、更优秀的诗文作品来。

——论坛程序问题,请给 qq124627513(微信同步)留言。(系统默认签名,点击修改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加入

本版积分规则

广告
广告位
广告位
广告位
关闭

站长推荐上一条 /1 下一条

QQ|联系我们|手机版|小黑屋|Archiver|心灵咖啡 ( 粤ICP备16121829号-1 )

GMT+8, 2024-11-23 04:00 , Processed in 0.062117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and 心灵文学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
本站文章为原创会员所有,未经许可禁止去版权转载,但欢迎分享本站文章链接!另,若有抄袭侵权,联系即删禁。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